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交流触发灵感 研讨精进学术

来源: 重庆大学在职研究生      编辑:佚名

5月27日,由重庆大学渝跃团学术组主办的期“三人行”交流会在学工部顺利进行,来自工学、建筑、两院和信息四大学部的学生嘉宾蔡萌琦、赵晓霞、廖梦娜和邓秘密分别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展开了一次跨学科的交流。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观众积极参与了互动。

位嘉宾是自重庆大学工学学部航空航天学院的蔡萌琦,她以《分裂导线启动特性及次档距振动研究》为题,向大家介绍了她的博士研究方向。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分裂导线气动系数风洞试验、覆冰分裂导线气动特性数值模拟和分裂导线次档距振动数值模拟等内容。为了不同学科的与会同学能有更好的理解,她更是以鼠标为例,介绍了力学中受迫振动、自激振动等各种振动的差异。她还向大家介绍了她在绵阳等地做的实地科研考察,让大家感受到做科研求实的精神和执着的品质。她还表示,她非常珍惜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学科之间应该经常有这些互动,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火花。

来自建筑城规学院的赵晓霞则以一种更人文的主题《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以近代重庆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城市空间变迁的内在机制。她的演说充满激情和活力,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她以历史为轴线,介绍了清末重庆的城市空间意向,开埠后由西方教堂等建筑的侵入造成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抗战时期重庆的城市空间意向以及战后都市的计划与实践。以重庆作为点引出整个中国的现代化演变过程,整个表达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期间,这还引来了听众诸宏博有关空间的问题,引发了深入的探讨。事实上,文科、理科、工科的思想可以相互交融,不经意的触碰,就是研究前进的动力。

第三位嘉宾是来自法学院的廖梦娜同学,她的主题是《精神病离我们有多远?》。她以两个由纠纷造成的精神病案例引出话题,这一目的是为了引出当前我国司法上对于精神病情况判断的漏洞。她首先介绍了正当法律程序以及对于正当法律程序的判断,接着又介绍了我国《精神卫生法》等法律对于精神病的判断和处理方式。通过对当前法律的分析,提出当前法律的问题,她指出按照目前的法律程序,有一天我们被判为精神病也不是危言耸听。当然她也提出了自己对于此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的建议。希望我们社会的法律能更健全,道德能更完善。

第四位嘉宾是来自计算机学院的邓秘密,她的主题是《基于压缩感知的可逆图像认证》。她以诙谐幽默的语气,流畅地向大家介绍了她的研究生经验。她简述了投稿过程的辛酸史,提醒大家要多与同门师兄师姐交流,清楚各期刊的稿件发表特点,有针对性地投稿。她还介绍了稿件的修改过程,她说做科研就要耐得住性子,稿件就是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做研究就要端正态度、认真仔细、坚持不懈。最后她介绍了她的研究成果,她将压缩感知的可逆图像认证技术用在了水印技术中,该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之后,各位同学对她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比如万一别人在她的水印上加水印如何鉴别等问题,她一一作了解答,她指出,好的水印技术必须具有好的鲁棒性,即使在信息进行复杂处理后仍然保持本身的特征。

会后,学术组负责人史博智做了总结,感谢每一位嘉宾的精心准备,感谢各位同学的光顾。学科的交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大家在相互交流中思想可以得到升华,研究也可以因此打开思路。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