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天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战略合作备受瞩目。两校于2018年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在福建省人民支持下建设联合学院,这项合作被纳入中新两国间合作项目清单。学院现设有三个重点学科方向,包括化学工程、应用物理和材料科学,形成跨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实验室集群占地12000平方米,建有柔性电子器件中试平台、分子催化研究中心等8个特色实验室。近三年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在《Nature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47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20的论文达12篇。2023年学院团队研发的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实现22.7%的转换效率突破。
教学团队由32位正高级研究人员组成,其中包括新加坡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所有专业课程均由新方教师英文授课,同时配备天大优秀教师进行学术写作指导。每学期组织10场以上国际学术讲座,邀请MIT、剑桥大学等学者参与交流。
首届硕士毕业生率,其中38%进入世界500强研发部门,25%获得海外名校博士录取。博士研究生人均发表SCI论文3.2篇,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获得论文奖。学院与华为、巴斯夫等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提供20个以上企业实践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