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 上海新航道好轻松考研      编辑:佚名

导语概要

浙江传媒学院简称“浙传”,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一、学校简介

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院校。迄今已有43年办学历史,其中本科办学18年,“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新闻与传播硕士)办学9年。

学校现有杭州下沙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05亩,总建筑面积57.7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中心),现有在校生14000余人。学校学科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5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优势突显、特色鲜明、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体系。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省学科,其中戏剧与影视学为省学科A类。有4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国家专业4个(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省专业10个(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与影视文学、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工程、文化产业管理、音乐表演)。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939人,其中正高职称130人、副高职称296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等人才及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教学、省“151人才工程”各层次培养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教师等省部级人才80余人。

学校科研创作成绩显著,近五年先后获批科研项目72项,其中重点重大项目5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00多项,教师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等科研成果奖以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白玉兰奖、德国红点设计奖奖、茅盾文学新人奖等高层次创作奖项40余项。

学校联手行业合作培养传媒应用型人才,全面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和教学改革工程。现有教学平台2个、省级教学平台14个、省级教学团队4支、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建有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含、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及海外实习基地)360余个。与华策影视集团合办华策电影学院、与浙江广电集团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共建出版专业、与字节跳动联合成立浙江省短视频学院。近五年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5项。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近80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现有在校留学生250余人,学校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并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秉承“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本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的宗旨,力争成为卓越、传媒名镇、艺术名片,为迈向国内、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传媒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研究生教育概况

学校于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试点单位,2012年开始招收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已连续招收9年,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323人。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校内骨干教师担任学业导师,新闻传媒专家担任业界导师。自办学以来,向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浙江广电集团、湖南广电集团等省级媒体及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网易、阿里巴巴等知名互联网公司输送了一大批有扎实功底、有责任担当、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传媒人才。学校还分别与美国、英国、韩国及港澳台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2019-2020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我校在全国150所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高校中位列第2。

三、招生专业、方向及计划

2021年拟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200人(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3人)。2021年实际招生数(含各方向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终下达的指标为准。

四、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起到录取当年的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