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硕士点的设立需要坚实的学科基础支撑,申报单位须同时满足多项硬性条件:具有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授权且获授权时间超过15年,在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需建有3个以上硕士培养方向(西部院校可放宽至2个)。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要求持续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至少五年,并具备完整的本科毕业生培养记录。
师资类型 | 配置标准 |
---|---|
专职教师 | 10名以上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博士学位持有者占比40% |
核心课程教师 | 每门课程配备2名以上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超70% |
行业导师 | 管理者占比不低于40%,形成双师结构 |
培养方案需与文旅主管部门协同制定,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突出案例教学与实战模拟,课程设置包含行业前沿、数字文旅等特色方向。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建设3个以上示范性实践基地,确保每位学生累计实践时长超过300小时。
建立由高校教授、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实施课程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双导师制,毕业论文要求解决真实行业问题。建立毕业生追踪反馈系统,定期优化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