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6-4820
维度 | 国际小学 | 普通小学 |
---|---|---|
课程体系 | IB-PYP/剑桥体系+双语教学 | 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
学科融合 | 六大超学科主题单元 | 分科教学为主 |
外语课程 | 英语+第二外语选修 | 基础英语教学 |
在课程实施层面,IB-PYP体系通过"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等主题单元,将语言学习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比如在"共享地球"主题下,学生既研究生态环境,又用英文撰写研究报告,同时制作环保主题的艺术作品。
国际小学普遍采用项目制学习模式,教师根据课程大纲设计探究单元。在"社区服务"项目中,学生需要实地考察社区机构,用数学知识统计服务需求,运用语文能力撰写调查报告,最终用多媒体进行成果展示。
传统小学课堂更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教师在黑板前系统讲解知识点,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习内容。虽然也会组织小组讨论,但更多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存在。
在国际小学的沉浸式环境中,学生从入学首日就开始接触全英文教学场景。图书馆的英文原版书籍占比超过60%,走廊公告栏采用中英双语展示,课间广播交替使用不同语言播放。
国际小学普遍配备STEAM实验室、多功能艺术教室等专业场所,生均教学设备投入是普通小学的3-5倍。普通小学近年虽加大信息化建设,但多数仍以标准教室+多媒体设备为主。
国际学校家长需要定期参与课程设计讨论,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工作坊。普通小学家长更多通过家长会了解教学进度,参与程度相对有限。
国际小学采用过程性评估,通过成长档案袋记录学习轨迹。普通小学仍以试卷测试为主要评估手段,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评价权重70%以上。
选择国际教育体系的家庭,通常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规划海外升学路径。部分双轨制学校会同步强化国内课程基础,为学生保留未来发展选择空间。